导语:墓地价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,尤其是之前沸沸扬扬的“天价墓地”事件,更是让整个殡葬行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。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也逃不开逝者和生者抢土地这件事,一块墓地的价格有时能贵得让人咋舌,上海墓地价格居高不下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本文将深入剖析上海墓地产业链,为您揭示其中的秘密。
一、墓地价格高涨,市民感慨“死不起”
近年来,我国各大城市墓地价格持续上涨,尤其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。据调查,目前上海墓地价格普遍在每平方米万元以上,一些地段优越、环境优美的墓地价格更是高达每平方米数万元。面对如此高昂的墓地价格,许多市民纷纷表示“死不起”。
二、墓地产业链揭秘,利益链条环环相扣
究竟为什么上海墓地的价格居高不下,关键在于以下四个原因:
1. 土地资源紧张: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土地资源日益紧张,而殡葬作为一块人们生活必需的领域,还要在有限的土地中划分出一小部分给墓地,相关部门为了将更多的土地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,可以想见用作墓地建造的土地是不会太多的,稀缺的土地资源造就了墓地供应量较低,从而推高了墓地价格。
2. 行业垄断:墓地产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,而且准入门槛较低,导致众多企业纷纷涌入。然而,由于政府对墓地产业的严格管控,市场竞争并不充分,部分企业通过垄断资源、控制市场份额来获取高额利润。
3. 中间环节猫腻:在墓地产业链中,除了墓地本身的价格之外,还存在一系列中间环节,如墓葬设计、石材加工、丧葬用品等。为了牟取更多利益,一些无良的墓园会虚报这些环节的价格,导致消费者负担加重。
4. 消费观念变迁: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于墓地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安葬功能,更多人开始追求环境优美、风水上佳、设施齐全的墓地。这种消费观念的变迁,也使得墓地价格水涨船高。
三、破解墓地价格之谜,路在何方?
面对日益加重的墓地购买负担,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打破这样的局面?这就需要政策的支持了,这里简单提出几点:
1. 加大土地供应: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墓地用地,适当放宽土地供应,增加墓地数量,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局面。
2. 打破行业垄断:通过深化殡葬改革,鼓励市场竞争,降低行业门槛,打破现有的垄断格局。
3. 完善政策法规:加强殡葬行业监管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4. 引导绿色殡葬:倡导绿色、低碳的殡葬方式,如生态葬、骨灰海葬等,减轻消费者负担。
5. 转变消费观念:加强对公众的殡葬观念教育,引导人们树立科学、理性的消费观念。
其实,上海已经出台了多项针对“炒墓”行为的政策了,为了避免恶意炒作和哄抬物价的行为,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项新规定:从即日起,凡年满八十岁的老年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老年证进行墓地预订。通过限制只有年满八十岁的人才可以购买墓地,政府希望能够确保墓地的使用更加合理、有序,并且不会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。同时,这也为那些需要安葬亲人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条件。此外,这项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。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之一,他们的需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。通过限制只有年满八十岁以上的人才可以在公墓中预定墓地,政府向公众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——保护环境和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。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墓地资源的浪费,还能够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。
四、结语
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,墓地价格居高不下,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上海市政府出台的新规是一项积极的措施,它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,又维护了墓地的正常秩序和环境的保护。总的来说,要想破解墓地价格高这一难题,必须从源头抓起,全面梳理墓地产业链,打破现有利益格局,让墓地回归其应有的功能。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殡葬环境!
沪公网安备 31023002000193号
沪ICP备13037750号-1400-921-0601